山东调整保护区范围,将甲午沉舰遗址纳入新名为“威海湾甲午沉舰遗址”
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其 website 上公布了对水下文物保护区范围的调整。根据消息来源,调整后,来远舰、靖远舰等3艘甲午沉舰遗址将被纳入“威海湾甲午沉舰遗址”保护区。
这是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在2017年至2023年间开展的水下考古调查项目的结果。根据消息来源,中国多个考古单位联合组队进行了威海湾甲午沉舰遗址的水下考古调查,包括2008年的发现定远舰(即“一号”),以及2015年的发现来遠艦和靖遠艦等。这些发现为中国甲午战争和北洋海军研究提供了大量实物证据。
根据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水下文物保护具有分布广、区域大、监管难等特殊性,为已探明的水下文物密集区整体划区进行预防性保护很有必要。同时,在调整后的“威海湾甲午沉舰遗址”保护区范围内,不会出现捕捞、爆破、建设工程等活动,为了确保沉舰和相关文物的安全。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馆员周春水介绍,这次水下考古为甲午战争和北洋海军研究提供了大量实物证据,并揭示了甲午战争中的许多细节。据悉,威海湾甲午沉舰遗址水下考古调查项目与2014年至2021年在辽宁省黄海海域开展的甲午沉舰遗址考古工作,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和成果最丰硕的海战遗址考古项目。
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其 website 上公布了对水下文物保护区范围的调整。根据消息来源,调整后,来远舰、靖远舰等3艘甲午沉舰遗址将被纳入“威海湾甲午沉舰遗址”保护区。
这是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在2017年至2023年间开展的水下考古调查项目的结果。根据消息来源,中国多个考古单位联合组队进行了威海湾甲午沉舰遗址的水下考古调查,包括2008年的发现定远舰(即“一号”),以及2015年的发现来遠艦和靖遠艦等。这些发现为中国甲午战争和北洋海军研究提供了大量实物证据。
根据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水下文物保护具有分布广、区域大、监管难等特殊性,为已探明的水下文物密集区整体划区进行预防性保护很有必要。同时,在调整后的“威海湾甲午沉舰遗址”保护区范围内,不会出现捕捞、爆破、建设工程等活动,为了确保沉舰和相关文物的安全。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馆员周春水介绍,这次水下考古为甲午战争和北洋海军研究提供了大量实物证据,并揭示了甲午战争中的许多细节。据悉,威海湾甲午沉舰遗址水下考古调查项目与2014年至2021年在辽宁省黄海海域开展的甲午沉舰遗址考古工作,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和成果最丰硕的海战遗址考古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