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存储芯片厂商面临着一个特殊的时期。从2025年下半年开始,每月价格都会上涨,这种现象被称为“涨价潮”。在11个月的时间里,DDR5高性能存储芯片的现货价格上涨了25%,三星和SK海力士等原厂一度暂停报价,这直接引发了市场恐慌性采购。
摩根士丹利的 latest 研报数据显示,在2025年第四季度,服务器DRAM(内存)报价已经飙升近70%,NAND(闪存)合约价也上涨20-30%。这导致了PC和智能手机用的低功耗DRAM供应紧张,其价格涨幅预期也被大幅上调。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国内存储厂商,如小米集团、OPPO等品牌,已经启动“国产存储替代计划”,引入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等国产芯片。这些 国产芯片已在部分量产并推向市场,对外售价较低,能够帮助缓解供应压力。
而国内厂商的成长,也是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的。例如,长鑫科技自主研发的LPDDR5X产品,已经实现部分量产,并在市场推出。这些国产芯片已能在容量、速率、功耗上都有显著提升,对标国际领先水平。
然而,对于国产存储芯片而言,在通用服务器内存和企业级SSD领域,凭借性价比和供应链安全优势快速提升份额是更现实的突破口。中长期看,只有在HBM等最核心技术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国产存储芯片才算真正实现了突围。
摩根士丹利的 latest 研报数据显示,在2025年第四季度,服务器DRAM(内存)报价已经飙升近70%,NAND(闪存)合约价也上涨20-30%。这导致了PC和智能手机用的低功耗DRAM供应紧张,其价格涨幅预期也被大幅上调。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国内存储厂商,如小米集团、OPPO等品牌,已经启动“国产存储替代计划”,引入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等国产芯片。这些 国产芯片已在部分量产并推向市场,对外售价较低,能够帮助缓解供应压力。
而国内厂商的成长,也是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的。例如,长鑫科技自主研发的LPDDR5X产品,已经实现部分量产,并在市场推出。这些国产芯片已能在容量、速率、功耗上都有显著提升,对标国际领先水平。
然而,对于国产存储芯片而言,在通用服务器内存和企业级SSD领域,凭借性价比和供应链安全优势快速提升份额是更现实的突破口。中长期看,只有在HBM等最核心技术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国产存储芯片才算真正实现了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