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跃居第一,明年仍可持续吗?
在“不科创,无未来”的紧迫感中,中国企业一面加大研发投入,力争上游;一面加大对科创的传播和营销,对其科创活动和表现各有表述。2025年度,消费电子及电气业共有397家入库企业,其中有371家披露研发投入合计2706.31亿元。
小米跃居榜首,主要是因为其研发投入的数量高出美的近10分。这其中,汽车业务是小米研发投入的最大引擎。自2021年3月官宣造车以来,小米2021-2024年的研发投入占总投入比例逐渐上升,达到2024年时的26.63%,高于其他几家企业。相比之下,美的研发人员略高,但研发投入和增幅均不及小米。
其他几个在榜首的企业有工业富联、OPPO等。其中,工业富联由于其研发强度最高,而排在榜首。OPPO和TCL科技则因其研发人员人数较少而不入榜。
然而,问题是小米明年还能保住第一吗?如果没有明显的改进和创新,那么小米难以维持领先地位。
在“不科创,无未来”的紧迫感中,中国企业一面加大研发投入,力争上游;一面加大对科创的传播和营销,对其科创活动和表现各有表述。2025年度,消费电子及电气业共有397家入库企业,其中有371家披露研发投入合计2706.31亿元。
小米跃居榜首,主要是因为其研发投入的数量高出美的近10分。这其中,汽车业务是小米研发投入的最大引擎。自2021年3月官宣造车以来,小米2021-2024年的研发投入占总投入比例逐渐上升,达到2024年时的26.63%,高于其他几家企业。相比之下,美的研发人员略高,但研发投入和增幅均不及小米。
其他几个在榜首的企业有工业富联、OPPO等。其中,工业富联由于其研发强度最高,而排在榜首。OPPO和TCL科技则因其研发人员人数较少而不入榜。
然而,问题是小米明年还能保住第一吗?如果没有明显的改进和创新,那么小米难以维持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