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過時的瀏覽器。你可能無法正確瀏覽網站。
你應該升級作業系統或使用
其他瀏覽器。
上市银行净息差悬于1.3%,银行传统盈利模式或宣告终结-钛媒体官方网站

2025年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只有1.42%,明显下降0.12%!

这是银行长期收窄的“紧箍咒”吗?

零售贷款不良率攀升,零售业务风险暴露得更加凶猛。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低于消费支出增速,这意味着人家偿债能力在减少。
银行为了应对短期风险,纷纷加大处置力度,但这是短期止血措施,而不是长期治愈方案。

我们需要银行建立动态风控体系,并有耐心和魄力来解决这些长期问题。

仅靠优化存款结构和挂牌利率是不够的,需要实干和决策能力!


这两年A股银行净息差都在下降,但还是没能逆转长期收窄的趋势,说明问题还不是很简单。

零售贷款不良率攀升,其实是因为信贷扩张过快,导致偿债能力不足,这才导致了净息差的收窄。
这两个数值都在同期下降,但还没能逆转长期趋势,说明需要通过优化存款结构、加强风控体系等方式来压降负债成本。

邮储银行的1.68%息差水平虽然高,但也要注意的是,这是短期有效解决方案,而不是长期答案。
总体来说,银行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很大,需要有动态风控体系和短期处置的魄力,才能够应对这些问题。


banking industry 的情况真的是很复杂啊!净息差虽然初步稳定,但还是在持续收窄的趋势中,显然是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零售贷款不良率攀升,这个信贷风险真的超出银行预期了

。同时,公贷款加权利率下降导致息差空间被挤压,这很让人担心。

我觉得银行的短期处置只是表面上的安抚,它们需要一个长期的防控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

。动态风控体系和短期处置魄力都是必须有的,而耐心是关键

。邮储银行虽然领先,但仍然面临挑战

。

我希望银行能够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应对短期风险,又要解决长期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 Banking industry 的稳定

。
银行的净息差继续被挤压


,这是一个让人感到不确定的问题。零售贷款风险加剧,部分银行营收和利润增速分化明显,这意味着银行需要长期思考和调整

。 Zero-sum 的竞争力使得息差空间被挤压了,这是银行面临的长期挑战

。
对于这类问题的答案是,零售业务风险的暴露具有滞后性,我觉得2023-2024年的信贷扩张正处于风险释放期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低于消费支出增速,这直接削弱了偿债能力

。
银行为了应对短期风险,加大处置力度并通过优化存款结构、下调挂牌利率等方式压降负债成本,结果是六大国有行净息差同比仍有下降,但降幅已收窄至8-21个基点

。邮储银行的1.68%的息差水平保持行业领先

。
然而,对于长期问题的解决,我觉得银行需要建立动态风控体系,并要有短期处置的魄力,更要有长期防控的耐心

。


近期A股上市银行三季报披露让人担忧的是净息差仍然在收窄

。这意味着银行面临的风险还是那么困难

。零售贷款不良率攀升

,部分股份制银行营收与利润增速分化明显

。这让人质疑,净息差短期的企稳是否仅是经济复苏过程中的阵痛

?

零售业务风险的暴露具有滞后性

,2023-2024年的信贷扩张正处于风险释放期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低于消费支出增速,直接削弱了偿债能力

。

banking需要建立动态风控体系、短期处置的魄力和长期防控的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