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圆满收官,展现出更加开放包容的胸怀和更加创新进取的姿态。155个国家和地区以及123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企业共同参与了这场盛事。这次博会意向成交额达到了834.9亿美元,比上届增长4.4%,创历史新高。
从葡萄牙来的软木塞品牌科雷亚与宁夏的一家葡萄酒企业达成了合作,首批10万个软木塞订单,为其打开了崭新的市场。这是科雷亚的首次“进博之旅”,该品牌老板路易斯·科雷亚对未来充满期待,“后续订单有望增加到100万个”。
西门子医疗也在博会上展现出强劲的表现,连续八届参展,并且从单一产品到全系列产品的升级。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肖松表示:“进博会就像是一座不断运转的‘创新动力厂’,将全球要素汇聚到一起。”
来自众多领域的首发首展不仅让进博会化身为创新创造的大舞台,更见证了中国大市场正一步步成为全球创新的试验场、应用场、利润场。
这次博会的主题是“集聚创新成果,向‘新’动力更加强劲”。从技术到应用的精彩展示,让人们仿佛置身机器人的“未来世界”。
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前十,14亿多人组成的超大规模市场、居世界第一的研发人员总量,推动着无数技术的种子在产业的土壤里生根发芽。
从罗氏制药来说,他们的一批药品实现了本土化生产,包括速福达,这款药物的英文药盒在第二届进博会首次亮相,得益于进博会平台的展示和医药领域相关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在次年被纳入了境外临床急需用药名单,并于五个月后在中国获批上市。
这次博会也为海外企业打开了新的机遇之门,秘鲁手工艺人马马尼将他制作的羊驼玩偶销到中国,帮助当地200多个家庭脱贫致富;来自孟加拉国的萨夫、唐河夫妇让家乡的黄麻手工艺品收获了中国买家的稳定订单,改善本国3000多名依靠手工为生的妇女的生活。
最后,这次博会展现出中国以实际行动为最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打开新机遇之门。物流通关时间从8天缩短到72小时,线下销售覆盖25个省份、线上覆盖90%以上电商平台,这些变化让企业充分感受到中国同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决心。
总之,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圆满收官,展现出更加开放包容的胸怀和更加创新进取的姿态。
从葡萄牙来的软木塞品牌科雷亚与宁夏的一家葡萄酒企业达成了合作,首批10万个软木塞订单,为其打开了崭新的市场。这是科雷亚的首次“进博之旅”,该品牌老板路易斯·科雷亚对未来充满期待,“后续订单有望增加到100万个”。
西门子医疗也在博会上展现出强劲的表现,连续八届参展,并且从单一产品到全系列产品的升级。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肖松表示:“进博会就像是一座不断运转的‘创新动力厂’,将全球要素汇聚到一起。”
来自众多领域的首发首展不仅让进博会化身为创新创造的大舞台,更见证了中国大市场正一步步成为全球创新的试验场、应用场、利润场。
这次博会的主题是“集聚创新成果,向‘新’动力更加强劲”。从技术到应用的精彩展示,让人们仿佛置身机器人的“未来世界”。
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前十,14亿多人组成的超大规模市场、居世界第一的研发人员总量,推动着无数技术的种子在产业的土壤里生根发芽。
从罗氏制药来说,他们的一批药品实现了本土化生产,包括速福达,这款药物的英文药盒在第二届进博会首次亮相,得益于进博会平台的展示和医药领域相关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在次年被纳入了境外临床急需用药名单,并于五个月后在中国获批上市。
这次博会也为海外企业打开了新的机遇之门,秘鲁手工艺人马马尼将他制作的羊驼玩偶销到中国,帮助当地200多个家庭脱贫致富;来自孟加拉国的萨夫、唐河夫妇让家乡的黄麻手工艺品收获了中国买家的稳定订单,改善本国3000多名依靠手工为生的妇女的生活。
最后,这次博会展现出中国以实际行动为最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打开新机遇之门。物流通关时间从8天缩短到72小时,线下销售覆盖25个省份、线上覆盖90%以上电商平台,这些变化让企业充分感受到中国同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决心。
总之,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圆满收官,展现出更加开放包容的胸怀和更加创新进取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