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29日,英伟达股价大涨,成为全球第一家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的公司。然而,这一成就也引发了人们对英伟达垄断优势的担忧,会如何维持这种地位?随着AI和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挑战者将逐步推进,以取代英伟达的垄断地位。
目前,国际巨头如谷歌、AMD等企业正在加速研发AI计算加速芯片。谷歌在TPU(Tensor Processing Unit)的研发中领先,而AMD则采用GPU路线来对抗英伟达。其中,谷歌TPU的Ironwood TPU v7已具有较高的算力和性能优势。
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如华为海思、寒武纪等也在加速开发AI计算加速芯片。这些企业不愿被英伟达所“卡脖子”,因此不断投入资金,研发技术或扶持竞争势力。海光信息和壁仞科技则采用GPGPU路线来专门执行AI计算加速业务。
在市场份额方面,2024年国内AI计算加速市场,英伟达仍占据54.4%的份额,而华为海思份额为21.4%,AMD的份额为15.3%。然而,国内企业的发展将是行业内的一个重要力量。
从技术和商业角度来看,英伟达很难长期保持垄断优势。全球范围内,AI计算加速芯片的需求持续增长,因此,能效优先的逻辑在半导体行业历史悠久。在这一背景下,ASIC技术或为抗衡英伟达的关键。
未来将出现更多挑战者和替代品,这些挑战者不仅来自国际巨头,也包括国内企业。因此,我们需要关注这些挑战者与英伟达之间的竞争和对比,并且预期AI行业的算力需求会持续增长。
因此,针对这些挑战者应采取多方面的手段来应对,如提高自身的算力能力、研发新的技术或产品等。同时,也需要密切关注 industry 和市场趋势,以确保公司的长期生存和发展。
目前,国际巨头如谷歌、AMD等企业正在加速研发AI计算加速芯片。谷歌在TPU(Tensor Processing Unit)的研发中领先,而AMD则采用GPU路线来对抗英伟达。其中,谷歌TPU的Ironwood TPU v7已具有较高的算力和性能优势。
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如华为海思、寒武纪等也在加速开发AI计算加速芯片。这些企业不愿被英伟达所“卡脖子”,因此不断投入资金,研发技术或扶持竞争势力。海光信息和壁仞科技则采用GPGPU路线来专门执行AI计算加速业务。
在市场份额方面,2024年国内AI计算加速市场,英伟达仍占据54.4%的份额,而华为海思份额为21.4%,AMD的份额为15.3%。然而,国内企业的发展将是行业内的一个重要力量。
从技术和商业角度来看,英伟达很难长期保持垄断优势。全球范围内,AI计算加速芯片的需求持续增长,因此,能效优先的逻辑在半导体行业历史悠久。在这一背景下,ASIC技术或为抗衡英伟达的关键。
未来将出现更多挑战者和替代品,这些挑战者不仅来自国际巨头,也包括国内企业。因此,我们需要关注这些挑战者与英伟达之间的竞争和对比,并且预期AI行业的算力需求会持续增长。
因此,针对这些挑战者应采取多方面的手段来应对,如提高自身的算力能力、研发新的技术或产品等。同时,也需要密切关注 industry 和市场趋势,以确保公司的长期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