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信官方对苹果 iOS 端小程序和小游戏的接入提出了一个15%抽成比例的分成方案。苹果和腾讯在十年中一直在互相争斗,这也算是一个历史和解的里程碑。
2016 年 1 月,微信研发团队宣布推出全新的“应用号”,这是一个更加轻量形态的 app。同年 9 月,微信“应用号”被定名为“小程序”,同时开启内测。2017 年 1 月,微信正式上线“小程序”功能。
然而,微信小程序推出没多久,腾讯就公开了与苹果关于微信内购抽成的争端,只不过当时并未涉及新推的小程序,而是把战场放在了公众号的打赏功能模块。原来,苹果在 2016 年 6 月更新的 iOS 开发者协议条款中,对 app 内购(IAP)机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iOS app 不得包含指引客户使用非 IAP 机制进行购买的按钮、外部链接或其他行动号召用语。
这一系列事端,导致苹果和腾讯持续争斗。连“给作者打赏”这样的情况,苹果都想进行 30% 比例的抽成,而后面会不会有更“过分”的要求呢?不少国内用户对“苹果税”的怒火就此点燃,并延续至今。
汹涌舆论袭来,苹果不得不再次对审核条款进行调整。2017 年 9 月,苹果更新 App Store 审核指南条款,以第三方 app 也不能进行“抽成”的前置约束条款,将用户对用户自愿的“打赏”行为从内购机制中进行了“豁免”,即作者可以拿到读者对微信文章 100% 的打赏金额,苹果和腾讯均不进行抽成。2018 年 6 月,iOS 版微信恢复文章打赏功能。
然而,现在,微信小程序和小游戏市场主要靠广告收入来源,而如果苹果虚拟支付体系也能接入其中的话,那么诸如小游戏和轻应用的付费功能,甚至完全付费的小游戏和轻应用,就都可以全面推开了。基于以上情况,在做大微信小程序和小游戏“蛋糕”这件事上,苹果和腾讯,应该都是乐见其成。
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苹果也在逐步调整抽成机制。例如,用户在 iPhone/iPad 设备上进行的 app 订阅服务,次年起的续订,苹果抽成比例从 30% 降至 15%。再例如,针对中小开发者,苹果推出了15% 比例抽成方案:如果开发者(企业)上一年度在苹果平台的总收入不超过 100 万美元,苹果就按此比例进行抽成。
现在,对于微信 iOS 端的小程序/小游戏开发者,之前 100% 的收益,现在只有 85%了。然而,在有了苹果的背书和支持后,微信小程序和小游戏的全面商业化进程,亦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以微信宣布推出小程序为开端,全行业发展走到今天这步,前后也是用了将近十年时间。苹果也终于在应用生态层面正式承认并接受了基于第三方 app 平台再搭建的轻应用、小游戏体系。
以后,“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的苹果,在“坐视”小程序、小ゲーム市场加快发展的同时,也不会再多加阻拦和大加干涉了。
2016 年 1 月,微信研发团队宣布推出全新的“应用号”,这是一个更加轻量形态的 app。同年 9 月,微信“应用号”被定名为“小程序”,同时开启内测。2017 年 1 月,微信正式上线“小程序”功能。
然而,微信小程序推出没多久,腾讯就公开了与苹果关于微信内购抽成的争端,只不过当时并未涉及新推的小程序,而是把战场放在了公众号的打赏功能模块。原来,苹果在 2016 年 6 月更新的 iOS 开发者协议条款中,对 app 内购(IAP)机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iOS app 不得包含指引客户使用非 IAP 机制进行购买的按钮、外部链接或其他行动号召用语。
这一系列事端,导致苹果和腾讯持续争斗。连“给作者打赏”这样的情况,苹果都想进行 30% 比例的抽成,而后面会不会有更“过分”的要求呢?不少国内用户对“苹果税”的怒火就此点燃,并延续至今。
汹涌舆论袭来,苹果不得不再次对审核条款进行调整。2017 年 9 月,苹果更新 App Store 审核指南条款,以第三方 app 也不能进行“抽成”的前置约束条款,将用户对用户自愿的“打赏”行为从内购机制中进行了“豁免”,即作者可以拿到读者对微信文章 100% 的打赏金额,苹果和腾讯均不进行抽成。2018 年 6 月,iOS 版微信恢复文章打赏功能。
然而,现在,微信小程序和小游戏市场主要靠广告收入来源,而如果苹果虚拟支付体系也能接入其中的话,那么诸如小游戏和轻应用的付费功能,甚至完全付费的小游戏和轻应用,就都可以全面推开了。基于以上情况,在做大微信小程序和小游戏“蛋糕”这件事上,苹果和腾讯,应该都是乐见其成。
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苹果也在逐步调整抽成机制。例如,用户在 iPhone/iPad 设备上进行的 app 订阅服务,次年起的续订,苹果抽成比例从 30% 降至 15%。再例如,针对中小开发者,苹果推出了15% 比例抽成方案:如果开发者(企业)上一年度在苹果平台的总收入不超过 100 万美元,苹果就按此比例进行抽成。
现在,对于微信 iOS 端的小程序/小游戏开发者,之前 100% 的收益,现在只有 85%了。然而,在有了苹果的背书和支持后,微信小程序和小游戏的全面商业化进程,亦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以微信宣布推出小程序为开端,全行业发展走到今天这步,前后也是用了将近十年时间。苹果也终于在应用生态层面正式承认并接受了基于第三方 app 平台再搭建的轻应用、小游戏体系。
以后,“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的苹果,在“坐视”小程序、小ゲーム市场加快发展的同时,也不会再多加阻拦和大加干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