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路,何其漫长,何其艰难。这条路,即长征,总行程65000余里,历时2年多。它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无与伦比的伟大远征,一部无可匹敌的壮丽史诗。
一支8.6万人的红色大军,于1934年10月16日至19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跨过赣南于都河,开启了一场伟大的远征。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出发一个月后,红二十五军离开大别山;第二年3月,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11月,红二、六军团撤离湘西。先后开始战略转移。
1936年10月22日,九死一生的三大主力红军,最终会师黄土高原,汇聚抗日救亡前线。这条路,是漫漫长夜中的艰难跋涉,尽管出发时不知道最后落脚点在哪里、到何时才能结束,但红军将士坚信:“只要跟党走,跟着抗日救国的理想走,就会有前途。”
无数个“军需处长”为了战友甘愿以命换命,无数红军战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是所信仰的事业。这条路,是血与火熔铸的伟大转折。中央红军平均每3天一场战斗,平均每300米牺牲一名红军战士;途中牺牲的营职以上干部430余人,师职干部达到80多人。
这条路,是长征不可比拟、绝无仅有之处,是我们党领导革命队伍所铸就的精神、所传承的意志。这也是长征如磁石、如火炬般吸引着、引领着后人的原因所在。八十九年沧海桑田,时代变了,条件变了,但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
铭记长征历史,传承长征精神,就应该经常检视自己能否拥有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时的激情,能否坚定“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能否保持“千锤百炼不怕难”的韧劲。“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一支8.6万人的红色大军,于1934年10月16日至19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跨过赣南于都河,开启了一场伟大的远征。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出发一个月后,红二十五军离开大别山;第二年3月,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11月,红二、六军团撤离湘西。先后开始战略转移。
1936年10月22日,九死一生的三大主力红军,最终会师黄土高原,汇聚抗日救亡前线。这条路,是漫漫长夜中的艰难跋涉,尽管出发时不知道最后落脚点在哪里、到何时才能结束,但红军将士坚信:“只要跟党走,跟着抗日救国的理想走,就会有前途。”
无数个“军需处长”为了战友甘愿以命换命,无数红军战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是所信仰的事业。这条路,是血与火熔铸的伟大转折。中央红军平均每3天一场战斗,平均每300米牺牲一名红军战士;途中牺牲的营职以上干部430余人,师职干部达到80多人。
这条路,是长征不可比拟、绝无仅有之处,是我们党领导革命队伍所铸就的精神、所传承的意志。这也是长征如磁石、如火炬般吸引着、引领着后人的原因所在。八十九年沧海桑田,时代变了,条件变了,但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
铭记长征历史,传承长征精神,就应该经常检视自己能否拥有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时的激情,能否坚定“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能否保持“千锤百炼不怕难”的韧劲。“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