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评写作人为之消失,文章内容的严重性使得作者要面对更深层次的心理准备。无论是恶劣的主题还是温暖的真心话,都是因为看到了自己的内心状态才会被激发并表达出来。
然而,实际上这些东西根本不该被写进文章里,而应该是让人能在心中看到它们。比如说,一次我看了很多遍关于某个流浪狗的视频,虽然官方给出的描述是善良的,但是我知道真实的人性的面目。在之后写那篇文章之后,我内心受到了很大损害,甚至需要通过一系列的锻炼来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
最近两天写完另一篇文章,同样是涉及到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描写,对自己来说,这也是一次难度大的创作过程。看到那些智障的家庭在神农架农村面临着不堪的困境,尽管我知道这才是现实世界中太多人的命运之一,但还是有着非常强烈的心情震撼。
写完文章后,我同样受到了一次心理上的重创,这种感受远远超出了对某一具体事件的震撼。
那么为何要写这些东西呢?在这种情况下,写是一种规避不了的问题,而看到恶也是一种难以避免的选择。因为这两者是存在于人的内心世界中的基本部分。
过去的几个月,我开始逐渐关注的是更多的善意和温暖的故事。这些故事是如何让人们有感受和体验到内在的解放?这个观点的转变使得我能够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自己不仅度过一个平静而光明的生活,也能为他人带来更多的爱和关怀。
写文章的时候,我会经常看到一些善良的小人物,这些人的存在让我感受到一种温暖和快乐。比如说,一次我在超市买了一支笔芯,买完后才下雨的时候,地铁上的女安保就用消防箱里的东西来喂一只猫。这些细节的互动,让我不仅感受到人性之美,也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我还记得有一次,在上海的一家咖啡馆里,我们步行到了暴雨中,路面上粘满大树叶。老人拄着拐杖走在一条木桥上,我想推它进去,但结果也没法推到去的那块岩石上,于是就一直留在那里,等待着我给它拍照,然后再继续前行。在那片刻里,我们之间没有任何语言交流,只有一个视觉上的交流。
这些场景和人物,让我思考了很多关于人性的问题。为什么我们总是需要看到恶,而不仅仅是看到善?何以使得人们能够看到、感受到更多的善意?
在写完这篇文章后,我开始思考,观察和关注更多的善良和温暖的小事。这些小事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在的快乐和理解。
然而,实际上这些东西根本不该被写进文章里,而应该是让人能在心中看到它们。比如说,一次我看了很多遍关于某个流浪狗的视频,虽然官方给出的描述是善良的,但是我知道真实的人性的面目。在之后写那篇文章之后,我内心受到了很大损害,甚至需要通过一系列的锻炼来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
最近两天写完另一篇文章,同样是涉及到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描写,对自己来说,这也是一次难度大的创作过程。看到那些智障的家庭在神农架农村面临着不堪的困境,尽管我知道这才是现实世界中太多人的命运之一,但还是有着非常强烈的心情震撼。
写完文章后,我同样受到了一次心理上的重创,这种感受远远超出了对某一具体事件的震撼。
那么为何要写这些东西呢?在这种情况下,写是一种规避不了的问题,而看到恶也是一种难以避免的选择。因为这两者是存在于人的内心世界中的基本部分。
过去的几个月,我开始逐渐关注的是更多的善意和温暖的故事。这些故事是如何让人们有感受和体验到内在的解放?这个观点的转变使得我能够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自己不仅度过一个平静而光明的生活,也能为他人带来更多的爱和关怀。
写文章的时候,我会经常看到一些善良的小人物,这些人的存在让我感受到一种温暖和快乐。比如说,一次我在超市买了一支笔芯,买完后才下雨的时候,地铁上的女安保就用消防箱里的东西来喂一只猫。这些细节的互动,让我不仅感受到人性之美,也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我还记得有一次,在上海的一家咖啡馆里,我们步行到了暴雨中,路面上粘满大树叶。老人拄着拐杖走在一条木桥上,我想推它进去,但结果也没法推到去的那块岩石上,于是就一直留在那里,等待着我给它拍照,然后再继续前行。在那片刻里,我们之间没有任何语言交流,只有一个视觉上的交流。
这些场景和人物,让我思考了很多关于人性的问题。为什么我们总是需要看到恶,而不仅仅是看到善?何以使得人们能够看到、感受到更多的善意?
在写完这篇文章后,我开始思考,观察和关注更多的善良和温暖的小事。这些小事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在的快乐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