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更新和改造的加快,居民出资改造自己的住房成为一个常见现象。许多老旧小区被推选为“原拆原建”项目,这意味着居民将自主改造自己的住房,保留原社区关系和地段。然而,这样的做法带来了一些挑战。
在杭州的高校教职工宿舍区,一个13幢6层的“老破小”被重建成7幢小高层。这是一项综合性改造,涉及绿地、公共设施等多个方面。上海的工人住宅区彭浦新村,也进行了类似的改造,包括2110户居民的新房交付。
然而,这样的项目面临着一个困难问题:如何确保居民出资和同意率。这在国家政策上被规定为90%以上,但有些地方可能需要达到100%。主要原因是资金的问题,改造所需费用不菲。
例如,在浙工新村,总费用约为5.3亿元,其中居民自筹资金约为4.7亿元,每户出资在10万到100万元之间。专项资金解决了大部分剩余成本。集群街2号楼,也是广州首例正式验收交房的原拆原建项目,由24户人家自筹800万元完成改造。
这种情况下,居民自主更新和改造老旧住宅成为一个重要环节。然而,这也意味着居民需要承担更多的经济负担,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出资能力。
在杭州的高校教职工宿舍区,一个13幢6层的“老破小”被重建成7幢小高层。这是一项综合性改造,涉及绿地、公共设施等多个方面。上海的工人住宅区彭浦新村,也进行了类似的改造,包括2110户居民的新房交付。
然而,这样的项目面临着一个困难问题:如何确保居民出资和同意率。这在国家政策上被规定为90%以上,但有些地方可能需要达到100%。主要原因是资金的问题,改造所需费用不菲。
例如,在浙工新村,总费用约为5.3亿元,其中居民自筹资金约为4.7亿元,每户出资在10万到100万元之间。专项资金解决了大部分剩余成本。集群街2号楼,也是广州首例正式验收交房的原拆原建项目,由24户人家自筹800万元完成改造。
这种情况下,居民自主更新和改造老旧住宅成为一个重要环节。然而,这也意味着居民需要承担更多的经济负担,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出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