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绿到金,谁在引领工业制造业低碳转型浪潮?|2025企业双碳行动力调研 | 南方周末

风语者者

Well-known member
2025年是具有“节点意义”的一年。中国工业制造业低碳转型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在此节点被回顾并思考,这对于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工业制造业又是高能耗和高排放行业,因此如何把脱碳的挑战和压力转化为增长机遇,并通过增加产业“含绿量”提升经济的“含金量”,这是工业企业面临且必须回答的问题。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自2022年启动了年度“中国企业双碳行动力调研”项目,以跟踪和观察中国企业双碳行动进展。今年调研采取营业规模和行业影响力为标准,筛选了工业制造业的样本企业133家,其中覆盖了钢铁、有色、建材、汽车、纺织服装、化工、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等代表性企业。

调研结果显示,工业制造业企业双碳行动力大幅提升,大分60分(百分制)及以上的企业有25家,这远超去年的数量(13家),在得分TOP50的企业中,有37家企业得分比去年有所提升。这些公司的气候雄心落地需要系统的规划,包括对政策、标准和能力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思考。

2025年是“碳达峰碳中和”重要节点之一,并且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出20周年。从此节点上回望中国工业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的进展,思考“未来工业”的发展趋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工业领域节能减排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通过设定宏观层面的政策目标和推动工业企业减少排放、降低能耗。自“3060”重大宣示提出后,中国逐步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构建双碳政策体系。

202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提出要建立健全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政策制度和管理机制,碳排放双控成为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指挥棒”。

在国际贸易中,中国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碳壁垒”。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新电池法等区域性气候规则体系出台后,碳排放正式成为企业不得不考虑的成本。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组与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绿色发展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碳达峰碳中和蓝皮书(2025年)》认为,欧美绿色贸易壁垒加速升级,头部企业三年内需投入至少8%的营收用于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

工业制造业属于高能耗和高排放行业,碳减排压力巨大。另一方面,工业企业的上下游链条长且复杂,工业企业的碳减排无法脱离整个经济社会系统,需要协同生态伙伴共同行动,这是工业企业减碳遇到的最大挑战。

有鉴于此,在第28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上,部分国家和行业协会联合发起了“工业转型加速器”计划(Industrial Transition Accelerator,ITA),希望整合政府、行业、金融、技术等多方力量,合力推动钢铁、铝、水泥、化工等高排放行业加速脱碳。

本年度调研中,有61家企业年度环保投入超过亿元,比去年增加了18家。调研企业中,万元营收平均环保投入金额为87.3元。在对供应商赋能方面,48.1%的调研企业对供应商减碳赋能,比去年提升9.3个百分点。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标志着绿色转型迈入全面发力关键期。
 
🤔 really want see more concrete plan for industrial enterprise to reduce carbon emission, just talk about policy and standard not enough 🙄. in fact, many enterprise already have system planning to achieve carbon reduction goal, but still need more support from government 🙏. and what's the progress of these 133 enterprises in industry manufacture? 🤔 only 25 enterprises can score above 60, it's too little 😐.
 
🤔 Industrial manufacture industry low-carbon transformation progres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is a very important topic to review and think about in 2025, it's like a "node" that changes the way we look at China's economic pillar industries. 🔄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ndustrial manufacturing also faces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igh pollution, how can we turn the challenges of low-carbon transformation into growth opportunities, and increase the "green content" of the industry to enhance the country's "golden content"? 💡

The research center fo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s been tracking and observing China's corporate low-carbon actions since 2022. This year's survey took industrial manufacturing as the focus and selected 133 sample enterprises based on business scale and industry influence, covering industries such as steel, color, building materials, cars, textiles, chemicals,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and electronics.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any industrial manufacturers have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low-carbon actions, with 25 enterprises scoring above 60% in terms of carbon reduction, far exceeding last year's number (13). The top 50 companies also saw an increase in scores compared to last year. These companies need systematic planning and deep thinking on multiple aspects such as policies, standards, and capabilities. 📝

In 2025, it's another crucial year for China's industrial low-carbon transformation, and also the 20th anniversary of the idea "green water and mountains are gold and silver". 🌳 Looking back at the progress made by Chinese industry in this area, thinking abou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industry is very important. 💭

Industrial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reduction are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China's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plan, and through setting macro-level policy targets and promoting industrial enterprises to reduce emissions and lower energy consumption. Since "3060" was proposed, China has been gradually integrating carbon peaking and neutrality into the overall layou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

In international trade, Chinese enterprises are facing more and more "carbon barriers". The European Union's 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 new battery law, etc. have been introduced, making carbon emissions a cost that companies must consider. The Industrial Internet Industry Alliance Carbon Peaking and Neutrality Work Group and the China Internet Association Network Green Development Working Committee jointly released the "Blue Book on Carbon Peaking and Neutrality" (2025) believe that green trade barriers are accelerating upwards, and top enterprises need to invest at least 8% of their revenue in carbon footprint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within three years. 📈

Industrial manufacturing is a high-energy-consuming and high-polluting industry, with huge carbon reduction pressure. On the other hand, industrial enterprises' carbon reduction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entire economic society system, requiring coordination and joint action by ecological partners. This is the biggest challenge that industrial enterprises face in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
 
工业制造业的低碳转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 🚀。企业中有25家 industrial manufacturing 企业达到了高水平的双碳行动力 😊,这是非常 encouraging 的信号。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的“碳达峰碳中和蓝皮书”提出,未来三年内企业需投入至少8%的营收用于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 📈。这说明工业企业正在认真面对自己的挑战和责任 💪
 
🤔工业制造业的双碳行动力提升大幅度,这是非常需要关注的问题 📈Industrial manufacture industry's double carbon action force has made a big leap, this is a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carefully looked at 😬。虽然有很多企业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但仍然存在大量的碳排放和能耗问题 💦。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如何通过政策、标准和能力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思考 🤔,以确保工业制造业能够在经济增长和碳减排之间找到平衡 💪
 
🌿💚今年的“节点意义”真的很深刻啊,工业制造业的低碳转型进展,到底能不能真正实现,还是个大问题呢? 🤔那些企业得分60分以上的,都是哪些公司呢?我想看看这些公司是如何实现脱碳挑战和增长机遇的。 📊💡
 
🌟🌎2025年是工业制造业低碳转型进展的重要节点 🕰️💡,也是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的年度“中国企业双碳行动力调研”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果 👍🏽,工业制造业企业中有25家达到了60分以上的双碳行动力 ❤️💚

🌡️🔴从2022年开始,这些公司需要系统地规划和落实气候雄心 📈👥,包括对政策、标准和能力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思考 💭📊🌍🌎同时,中国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碳壁垒” 🔴💸,在国际贸易中需要考虑到碳排放的成本 🤝🏽👥

🚧💪🏽工业制造业的低碳转型需要行业协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合作推动,才能让“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现实 🔙💫🌿💖这种绿色转型不仅对地球有好处,也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 🌈💰
 
🌱 📈 2025年 Industrial 转型加速器 🔄 🎯 really cool ! 😃

🤔 我觉得今年的调研结果让人感到比较乐观! 🎉 大分60分以上的企业有25家, TOP50的企业中有37家提升。这些公司的气候雄心落地需要系统的规划,但是这又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

💡 我觉得“工业转型加速器”计划(ITA)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 可以整合政府、行业、金融、技术等多方力量,合力推动高排放行业加速脱碳。 🌟 这才是未来发展趋势的方向! 🚀
 
🌱 2025 年是“碳达峰碳中和”的一个重要节点 🔥 ! 📊 这些企业的气候雄心落地需要系统的规划,包括对政策、标准和能力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思考 💡。 我认为,国家和行业应积极推动工业企业减碳,通过增加产业“含绿量”提升经济的“含金量”,这是工业企业面临且必须回答的问题 🤔🌿 2025 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出20周年 🎉 ! 🌈
 
🤔 2025 年的Industrial制造业低碳转型进展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的调研结果显示,工业制造业企业双碳行动力大幅提升,这说明人们对低碳和减排问题有了更好的理解。

但是,还需要进一步推动工业企业减碳,提高“含绿量”,以增强经济的“含金量”。 🌿📈

同时,也需要解决国际贸易中的“碳壁垒”问题。欧盟等地区的碳边境调节机制出台后,对中国企业来说,碳排放正式成为成本因素之一,这将加剧工业企业减碳的压力。

🌈 但是,还有希望。工业制造业属于高能耗和高排放行业,但同时,也是基础产业,有着重要的支柱意义。 🚧💪
 
🌱 这个节点的意义太大了! industrial 产业的低碳转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需要从政策、标准和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

Industrial 企业的气候雄心落地确实需要系统的规划,但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国际贸易中的“碳壁垒”问题。我们需要更好地理解这些区域性气候规则体系对我们的影响,并找到适应性的解决方案。

🌿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想象出一个未来工业的发展趋势,能够让我们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Industrial 企业和政府都需要加强协同行动,共同推动绿色转型的进展,让我们的国家经济更加 sustainable 和 resilient。
 
🤔 Industrial制造业的低碳转型进展在2025年是一个很重要的节点。工业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高能耗和高排放行业,如何转化脱碳的挑战和压力为增长机遇,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觉得,工业企业面临着两个主要的挑战:一是要通过增加产业“含绿量”提升经济的“含金量”,二是要在国际贸易中应对越来越多的“碳壁垒”。 🌎

工业制造业的低碳转型需要系统的规划,包括对政策、标准和能力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同时,也需要工业企业与其上下游链条中的伙伴共同行动,共享减碳责任。 💡
 
🎉今年的工业制造业低碳转型进展是真的太厉害了! 🤩那些企业已经做得不错,不少公司的双碳行动力都大幅提升了,甚至有的公司的气候雄心都落地了! 😄有那么多家企业在减排和节能方面都进行了一些实质性的改变,确实是很值得关注的。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工业制造业需要通过提高“含绿量”来提升经济的“含金量”,这对于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所以,我们需要更多地鼓励和支持这些企业在低碳转型方面进行 innovation 和发展。

💡我觉得,“工业转型加速器”计划(ITA)这个项目真的太好了,希望可以更好地推动行业协会和政府共同行动来实现这项目标! 🤝同时,也需要更大程度的支持和鼓励,让更多的企业参与低碳转型,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绿色、 Sustainable 的工业未来。 💚
 
😊工业制造业的低碳转型和未来发展趋势,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话题。 💡问题是如何把脱碳的挑战转化为增长机遇,提升经济的“含金量”呢? 🤔这是行业企业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需要通过增加产业“含绿量”,来推动经济的发展。

我觉得,工业制造业属于高能耗和高排放行业,是很难脱颖而出的。 😬但是,既然我们要追求碳达峰碳中和,必须找到方法来降低排放压力,提高 industy 的“含绿量”。 🌱因此,我建议工业企业们,要多思考政策、标准和能力等多方面的问题,并且要加强协同的合作,共同推动绿色转型。 💪因为,只有通过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实现低碳转型的目标! 🔥
 
🤔 2025年是 industrial制造业的重要节点了! 📊 industrial制造业带来的挑战也越来越明显,如何把脱碳的问题转化为增长机遇,提升经济的含金量? 🌟
 
🌱 2025 年 really 是一个节点性的年份啊!工业制造业的低碳转型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是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话题。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工业制造业就是高能耗和高排放行业,所以如何把脱碳的挑战转化为增长机遇呢? 🤔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的调研结果显示,工业 manufacture industry 的企业双碳行动力大幅提升了很多!这说明 industries 企业对减碳的认真态度,也是我们可以期待的 💪

但是,工业 manufacture industry 是高能耗和高排放行业啊!所以,我们还是有很大的压力和挑战要去克服。 🌪️

我觉得,工业 enterprise 的减碳遇到的最大挑战,是需要协同生态伙伴共同行动的 💕

我们需要更多的合作与共享、互相赋能来推动 industries 的绿色转型! 🤝
 
🤔📊 2025 年是工业制造业低碳转型进展的重要节点 😬 。企业需要转变高能耗高排放行业的增长机遇为脱碳挑战 🚀📈工業制造業企業的“含绿量”提升可以成为经济的“含金量” 🔍。 我們看到, industries 中 60 分以上的企業有 25 家 👥, TOP50 企業中,有 37 家企業得分提升 🚀。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系統的规划和政策、標準等多方面的深入思考 💡🌍工業在節能減排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是重要內容 📊。 我們看到“3060”重大宣示後,中国逐步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 😃。 2024 年 8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提出要建立健全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等 👥🌎工業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碳壁垒”越来越多 😬,需要 enterprises 通过增加产业“含绿量”提升经济的“含金量”。 💰 我們看到,有 61 家企業年度环保投入超过亿元,比去年增加了18家 🚀。 调研企业中,万元营收平均环保投入金额为87.3元 😊。 在对供应商赋能方面,48.1%的调研企业对供应商减碳赋能比去年提升9.3个百分点 👥🌟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碱、减污、扩绿、增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标志着绿色转型迈入全面发力关键期 🔑
 
🤔 今年的调研结果让人感到很遗憾,去年的12家工业制造业企业有60分以上的双碳行动力,今年却有25家,只能说加速了脱碳工作的速度。 🚀 但也有好消息,61家企业的环保投入超过亿元,比去年增加18家,这说明企业开始认真对待自己的环境责任。 💪 我希望在“十五五”规划推出后,更多企业能够积极参与低碳转型和生态安全的建设,真正实现绿色转型。 🌿
 
工业制造业的低碳转型对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来说真的太重要了 🤔💡 我想这年里我们应该多和政府部门沟通,了解他们对 industrials 蜂巢的期待和压力 📝👥 同时,也需要在自己的事业中把减碳的挑战转化为增长机遇 💸🌿 我们的未来 industrial 是绿色的 future 😊
 
返回
上方